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英语: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缩写:XJTU),简称交大西交西交大西安交大,是位于中国古都西安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10个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顶尖高校之一,是“C9高校联盟”成员之一,“双一流A类”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安交大的前身是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5年,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并为积极支援西北地区教育建设,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迁往西安,是为交大西迁,后西迁停止,改为两地办学。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被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首任校长。

目录

历史[编辑]

交通大学校史表

初创与合并前(1896 – 1921年)[编辑]

南洋公学盛宣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创建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创办的大学。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推行新政。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后,曾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商讨设立南洋公学。1896年10月,盛宣怀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并附《请设学堂片》奏请在上海设置南洋公学,提议由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提供经费。12月6日光绪帝谕令批准盛宣怀设立学堂。[2]南洋公学隶属于招商局和电报局,校内设置了师范学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怀首任督办。1905年改隶商部,更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7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辛亥革命后1911年到1912年间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继承清政府邮传部的中华民国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直至1921年与交通部下属的另外三校合并为交通大学。[3]

合并为交通大学时期(1921 – 1949年)[编辑]

主条目:交通大学历史1947年护校运动中交大学生驾驶火车赴南京请愿

1920年(民国9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以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决定于1921年统一学制,统称交通大学,办事处设在北京,是为交通大学第一次合并。1922年5月,因北洋政府派系纠纷,叶被迫离职,交通大学存在不足一年即解体。

1922年交通大学解体后原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单独成立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后在1922年夏更名交通部南洋大学直至1927年。1927年8月更名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9月,沪、平、唐三校再次合并组成“交通大学”。本部为上海沪校,唐校为土木工程学院,平校为铁路管理学院。是为交通大学第二次合并。

对日抗战八年时期,交通大学沪校内迁到重庆,唐校和平校内迁到贵州遵义。1945年8月交通大学重庆总校返回上海。1946年国立交通大学从交通部划归教育部,教育部令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平、唐两院分别回迁,平校另独立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与国立交通大学分离。同年12月,教育部下令停办轮机、航海两科。1947年5月约2800名学生曾驾火车赴南京请愿反对停办,是为交通大学的护校运动。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同年6月15日,接管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在1949年7月平、唐两校共同成立中国交通大学后,唐校也最终与在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分离。1949年国共内战期间部分师生随国民政府迁台,1958年由在台校友倡议复校,即如今位于新竹市国立交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交通大学的上海本部更名为交通大学,平校和唐校另合并成立中国交通大学,是为由沪平唐三地构成的交通大学第二次解体。[3]

院系改革(1952年)[编辑]

50年代初,当时的政府参照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拆分,实施院系改革。交通大学由具有相当规模的理、工、管的多学科大学被拆分成单一的工科大学。大量院系调出。其中理学院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全部被并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航空工程系调整到华东航空工程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机电还支持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此外还分出去支援了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交通大学只是从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支援得到加强外,其余并入的实力都不强。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结束后,交通大学成了一所纯工科大学,实力受到重创。

交大西迁(1955 – 1959年)[编辑]

主条目:交通大学西迁1956年,第一批交通大学师生西迁西安

1955年,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同时也为支援西北教育建设,国务院决定在上海的交通大学在1955年至1957年两个学年中分批迁往西安,是为交大西迁。1956年暑假,西安新校舍落成,学校第一批西迁开始。但由于形势的变化和校内师生的反对意见,内迁工作不久中断。但此时超过半数的师生和大部分设施已经迁去西安,西安新校区开始接受新生,交通大学也就正式开始两地办学。由于上海和西安两地管理上非常不便,加上西安部分已经成为事实,回迁恢复已没有可能。1959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两部分独立建校,分别成立两所校务独立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交通大学两校分立,是继院系调整之后,实力再次遭到削弱;而两校分立,又为几十年后两校在校友资源,校史解读等问题的纠纷上埋下伏笔。

1957年时,西安动力学院整体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时期(1959-)[编辑]

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首批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七五”,“八五”期间,西安交通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5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992年西安交通大学成为首批进入国家 “211工程”建设的7所大学之一, 1999年成为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高校之一,2006年成为首批进入“111计划”的8所高校之一。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

历任校长[编辑]

盛宣怀,南洋公学创始人,1896-1905年任校长唐文治,1907-1920年任校长叶恭绰,1921年任校长

职务姓名任期
南洋公学
督办盛宣怀1896年冬-1905年春
总理何嗣琨1897年春-1901年春
总理张元济1901年春-1901年夏
总理劳乃宣1901年秋-1901年冬
总理沈曾植1901年冬-1902年春
总理汪风藻1902年春-1902年冬
总理刘树屏1902年冬-1903年夏
提调兼总理张美翊1903年夏-1903年冬
总理张鹤龄1903年冬-1904年夏
提调兼总理张美翊1904年夏-1904年冬
商部高等实业学堂
监督杨士琦1905年春-1907年春
代理监督王清穆1905年秋-1906年春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监督杨文骏1907年春-1907年秋
监督唐文治1907年秋-1911年冬
南洋大学堂
校长唐文治1912年春-1920年冬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代理校长凌鸿勋1920年冬-1921年春
代理校长张铸1921年夏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校长叶恭绰1921年夏-1922年夏
沪校主任张铸1921年夏-1922年夏
沪校副主任、主任张廷金1921年冬-1922年秋
校长陆梦熊1922年夏
校长关赓麟1922年夏-1922年秋
交通部南洋大学
校长雷光宇1922年秋(未到任)
校长卢炳田1922年秋-1923年夏
校长陈杜衡1923年夏-1924年冬
校长凌鸿勋1924年冬-1927年夏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接管委员李范一1927年夏
代理校长符鼎升1927年秋-1928年春
校长蔡元培1928年春-1928年秋
校长王伯群1928年秋-1928年冬
国立交通大学
校长孙科1928年冬-1930年冬
副校长黎照寰1929年夏-1930年冬
校长黎照寰1930年冬-1944年秋
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重庆分校主任徐名材1940年秋-1941年秋
重庆分校主任吴保丰1941年秋-1942年秋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重庆总校代理校长吴保丰1944年冬-1944年冬
校长吴保丰1944年冬-1947年秋
国立交通大学
校长程孝刚1947年秋-1948年秋
代理校长王之卓1948年秋-1948年冬
校长王之卓1948年冬-1949年秋
交通大学
校委会主任委员吴有训1949年秋-1952年秋
代理校长李培南1952年秋-1953年夏
校长彭康1952年秋-1968年冬
西安交通大学
校长彭康1952年9月-1968年
主任委员林茵如1976年-1978年
校长陈吾愚1978年-1982年
代理校长庄礼庭1982年-1984年
校长史维祥1984年-1990年
校长蒋德明1990年-1997年
校长徐通模1998年-2003年
校长郑南宁2003年-2014年
校长王树国2014年-至今

交通大学渊源[编辑]

参见:交通大学 § 交通大学校友会

按目前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章程中规定,交大校友会由五所交通大学之校友组成,除西安交通大学外,还包括与西安交大同源的上海交通大学,由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发展而来的北京交通大学,由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发展而来的西南交通大学,以及于1958年在台湾复校的国立交通大学(中国大陆称为新竹交通大学)。

文化传统[编辑]

校训[编辑]

西安交通大学校训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交通大学校训曾有过多次变更,例如1909年(宣统元年)版本的“勤,俭,敬,信”,1925年版本的“和厚,肃静,勤奋,整洁”,1933年版本的“精勤,敦笃,果毅,忠恕”,再到1937年的“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此外校友陆定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题写过“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校训。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决定启用1937年《交通大学一览》公布的校训。[4]

校徽[编辑]

西安交通大学之校徽图案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表示工程教育工读并用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表示原在上海的交通大学创办之年份。砧外为齿轮,外框像车轮,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

1925年4月8日校庆交通部南洋大学向师生和校友征集校徽,年底确定了将当时在校学生徐震池和杨恒的设计稿合二为一的样式,并于1926年1月23日校长凌鸿勋发布公告实行。

1926年版校徽1934年版校徽1940年版校徽
南洋大学
Nanyang University
45齿校徽
交通大学
Chiao Tung University
50齿校徽
交通大学
Chiao Tung University
46齿校徽

校歌[编辑]

西安交通大学校歌曲谱
1943年公布,2005年重新启用
萧友梅谱曲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
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伦,启发我睿智,激励我热忱,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灵泉源,科学之奥府,艺术之林园。
实业扩张,进步无疆,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灿烂文明,实学培国本,民族得中兴,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 上半段校歌除“模楷”一词和部分标点符号外,与台湾的国立交大现行校歌歌词一致。[5]

校旗[编辑]

醒狮起,搏大地,壮哉我校旗。“”南洋公学校歌增加我南洋,黄蓝校旗之光辉。“”交通部南洋大学校歌

现行西安交通大学校旗为蓝底,中部置有校徽及校名的旗帜。其中蓝色象征科学知识与海洋的深邃,白色象征光明。[6]

南洋公学时期曾使用醒狮起搏大地图案的校旗。交通大学时期的校旗中间为校徽,两侧为三道水平横条,代表沪、平、唐三校,上方文字为“国立交通大学”。

南洋公学时期校旗交通大学时期校旗现行校旗

校庆[编辑]

1922年4月8日,交通部部长兼本校校长叶恭绰电令:“今日为交通大学成立纪念日,放假一天。”自此以后,每年4月8日成为交通大学法定的校庆纪念日。每逢4月8日,西安交大都会举行纪念校庆和迁校的活动。

校园[编辑]

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分为兴庆雁塔曲江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8000[7]亩。其中兴庆校区为主校区,雁塔校区为财经医学校区,曲江校区为交大科技园。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摄于逸夫外文楼楼顶)

1987年交大二村内施工时发现的西汉壁画墓。其表现的二十八宿天象图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天象图壁画[8]。该墓后由西安交大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合作发掘研究。东花园和中二楼

历史遗迹[编辑]

处在千年古都的西安交大校园少不了和历史千丝万缕的联系。兴庆校区所处位置为长安城内的道政常乐两里坊[9],北边的道政坊曾经是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广场,是唐玄宗时期举行盛大庆祝和外事活动的场所,目前这里大致为西安交大教学区。南边常乐坊大致分布学校生活区,这里的遗迹繁多,最有名的当属白居易长安城的住所,相国关播曾经的宅院“东亭”。白居易曾在此借相国种下的竹林写过一篇《养竹记》,如今镌刻在交大校内东亭遗址处新栽种的竹林中。校内东亭遗址东南处为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所称的蛤蟆陵所在处,曾出产长安三大名酒中的两种郎官清阿婆清,现为交大东区温泉浴室。蛤蟆陵以南为唐高祖长女长沙公主唐肃宗三女和政公主的住处。1963年交大宿舍施工时曾在此出土15件精美的金银器物。除此之外位于今天交大校址的遗迹还有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10]北周“三朝国丈”独孤信唐太宗贞观年间名将、吏部尚书侯君集唐高宗宰相张行成,发动安史之乱安禄山等历史名人的故居、寺庙或陵寝的遗址,是西安地区考古遗迹最密集地区之一,可谓人杰地灵。[11]

园林[编辑]

兴庆校区东侧为长安城春明门遗址,西侧为长安城东市遗址,南面朝向长安城制高点乐游原,北面紧邻着唐朝三大宫殿群之一、唐玄宗时期政治中心兴庆宫的遗址。五十年代初,为配合交大西迁兴庆宫遗址由当时的交大师生和西安市民共同改造成兴庆宫公园。今天的兴庆宫公园是西安市区最大的公园,园内碧波荡漾,杨柳依依,和西安交大校园内的苍松翠柏连成一游人如织的樱花东道老教学楼中三楼一角

片,成为厚重沉稳的西安市内一片绿意盎然的海洋。

交大西迁初期,从上海来到西安的交大师生因为对西北的气候环境不适应,对西迁的质疑不断加强。对此当时的校长彭康特别重视校园的园林规划,特意从华东地区引进了一批树种和各种花卉,试图在黄土地上营造出和东部一样的校园环境。[12]今天的校园内,常春藤爬满五十年代建成的教学楼,校园内东西花园大面积的牡丹、芍药、月季、樱花等不同品种的花卉不同时间竞相开放,特别是樱花东道和樱花西道不同品种的樱花。每逢初春,西安交大连同南边乐游原上的青龙寺,都会成为西安市民踏青赏樱的最佳去处。[13]另外,迁校初在学校两旁种下的梧桐树,经过半个世纪,已经变成了学校东西梧桐大道旁参天的巨木,几千米长的梧桐道也成为了西安交大的标志。[14]

建筑和景观[编辑]

老教学主楼群[编辑]

老教学主楼群修建于1956年到1958年,由当时的建筑工程部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担纲规划设计,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中心大楼为主体,教学楼及各系建筑分列两旁呈对称分布。中心大楼之前为学校行政楼,在新主楼群建成,各行政部门搬走后改为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科研和办公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大屋顶被认为是是封建主义的象征,大廊柱被认为是是资本主义的象征,而简化后的苏联建筑造型才是“社会主义新风格”[15]。因此,教学楼在设计上没有延续徐家汇老校区复古主义,而是采用了更加简洁的“中苏风格”——灰砖墙和人字形红瓦坡顶。考虑到交大选址处本身的历史和文化遗存,设计师在整体规划时因循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总平面呈布局严谨的对称格局,北校门中心教学楼图书馆等重要建筑均沿南北中轴线布置。[16]“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比例非常协调,韵律感很强。”当时首批西迁的教授们这样评价新建的教学楼。[15]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老教学楼被列为西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在2000年后在保持西安交通大学老教学楼外立面的同时陆续对其进行了结构加固和内部配套设施的完善。

老教学主楼群组成
中心大楼中一楼/理科楼:位于校园中轴线上,目前为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办公和科研场所。中二楼:位于中一楼东侧,目前主要为教室。中三楼:位于中一楼西侧,除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培训点和一部分实验室外,其他为多媒体教室。
东区东一楼:位于东区最北侧,目前为电气工程学院人居学院建筑系、人文学院艺术系的办公、科研、教学场所。东二楼:位于东一楼南侧,目前为电信学院的科研场所。东三楼:位于东二楼南侧,目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办公和科研场所。能源馆:位于东三楼南侧,目前为能动学院实验场所。体育馆:位于能源馆南侧,目前为室内运动场馆。
西区西一楼:位于西区最北侧,目前主要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和科研场所,南侧有快速成型实验室。西二楼:位于西一楼南侧,目前为机械工程学院办公和科研场所,也有部分教室。西二楼西侧为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和数控机床热误差教研室。强度楼:位于西二楼东南侧,目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和科研场所。实习工厂:位于西二楼和强度楼南侧,目前为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及艺术庭院

从胭脂坡看新主楼

图书馆[编辑]

西安交大图书馆北楼始建于1961年7月,共三层,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是和老教学主楼一并设计建设“中苏风格”建筑,风格朴实宏伟。和北楼相连的南楼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于1991年3月投入使用[17],地上13层,地下2层[18]。设计上南楼保留了北楼的设计元素,外形呈金字塔形,被部分同学们戏称为“铁甲小宝”。图书馆南楼顶部有报时的大钟,报时音乐为“东方红”,2010年曾改为中国名曲“茉莉花”,后因国际形势变化改回“东方红”。1995年,图书馆经钱学森本人同意及中宣部批准改名钱学森图书馆,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现今该图书馆拥有阅览座位3518席,累计藏书522.8万册(件)[19],报刊10053种,现刊4089种。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252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28639种,电子图书107万册。15种百年以上历史的世界著名期刊。

新教学主楼群[编辑]

由于五十年代修建的教学楼和行政楼逐渐无法满足学校的教学和办公需求,同时为迎接2006年的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和西迁50周年,新的教学主楼建设计划于2000年前后被提上日程,并于2006年校庆之前完全建成使用[20]。被采用的主楼方案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子萍女士设计,获2004年中国建筑总公司优秀方案设计一等奖[21]

教学主楼群是校园南北中轴线上最后建设的项目,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总高度107.45米。楼群由A至E五座组成,A至D座为多层讲堂,最多可容纳10800人,考虑到疏散方便高度均不超过24米。E座为高层科研办公用房,内部分层设置四个中庭,可供师生交流、休息,顶层的空中花园可远眺兴庆湖和终南山,但一般不开放。建筑风格上,新主楼摒弃个性张扬奇异而采用稳妥甚至“保守”的建筑形式,以保证校园文脉的延续和建筑的同一性。[16]秋天的梧桐道

其他建筑[编辑]

校园景观[编辑]

管理和组织[编辑]

师资力量[编辑]

截至2013年8月底,西安交通大学教职工总数为5,569人,其中校本部教职工4,467人,附属医院3,173人。专任教师2,753人,教授、副教授1700余人。

在师资队伍中,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24人,国家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5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6名,“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9人,“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共4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4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35名。

目前学校生师比为1:14.22,高于国家规定的1:16,医学类生师比为1:8.87,高于国家规定的1:9[22]

在校学生[编辑]

截至2014年9月,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0682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5985人,在校硕士生9954人,在校博士生4743人[23]

院系设置[编辑]

[隐藏]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设置理学院[24]物理学科大学物理部理科物理试验班应用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系化学学科大学化学部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系数学与统计学院[25]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科学系计算科学系统计系机械工程学院[2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工业设计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车辆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27]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工业自动化系钱学森实验班[28]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9]热能工程系制冷及低温工程系流体机械及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化工过程机械系核科学与技术系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30]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学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学院[31]软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2]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33]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环境与科学技术系航天航空学院[34]工程力学系航天工程系航空工程系科学计算与结构设计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35]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36]化学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医学部[37]基础医学院法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系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侯宗濂医学实验班管理学院[38]管理科学系工业工程系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系技术经济及管理系组织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与财务系经济与金融学院[39]金融系产业与贸易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学系财政系统计系银行信息管理系电子商务系公管学院[40]行政管理系社会保障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41]哲学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中文系艺术系中国书法系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42]法学专业外国语学院[43]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钱学森学院[44]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化学生物试验班数学试验班物理试验班计算机试验班“越杰”试验班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学院体育中心戏剧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本科书院[编辑]

从2006年开始,西安交大逐步开始尝试在本科生管理上采用书院制管理模式,以西迁后第一任校长命名的彭康书院成为交大第一个本科书院。[45]书院制按照位置将全校的本科生宿舍划分成若干个书院,形成由不同学院专业本科生混合居住,分享设施,参与活动,接受管理和教育的社区单位,以期达到学术与生活分治,学生跨学科交流、人格养成[46]、爱心与善意文化加深[47]等目的。

目前西安交大有八个书院,每个书院约两三千人。[45]本科生的辅导员、奖学金及奖项评定、文化活动组织等管理措施均建立在书院制的框架之上。学校以书院为单位对学生实施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活指导、学业规划、学习辅导、公民素养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48] 书院各有自己的学生会、书院社团等组织,有彭康之夜、文治达人、仲英冷餐会等各自的文化活动,有各自及书院间的足球、羽毛球赛等体育活动,有各自的阅览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舞台、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有各自的书院标识、院训和文化。

西安交大本科书院
彭康书院[49]思想活跃、学习活跃、
生活活跃。
2006年9月成立。能动、电信、理学、外国语学院约3000名学生。
文治书院[50]砥砺一等品行,
成就一等人才。
2007年7月成立。机械、航空、电信、法学等学院3000余名学生。
宗濂书院[51]暂无院训2007年7月成立。医学、经金学院近1400名学生。启德书院[52]启迪智慧,德行天下。2008年7月成立。医学、经金学院近1800名学生。
仲英书院[53]服务社会 奉献爱心
推己及人 薪火相传
2008年7月成立。电信、能动、化工、生科、管理、软件等学院3000余名学生。
励志书院[54]励精明志。2008年7月成立。交大各学院国防生及第四军医大学学博军共约500名学生。崇实书院[55]崇德尚实,止于至善。2008年7月成立。材料、人居、人文、经金等学院1600余名本科生。南洋书院[56]暂无院训2008年7月成立。电气、机械、电信、公管等学院2400多名学生。

学术科研[编辑]

全校有78 个本科专业,拥有27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有8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3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 MBA 、MPA 等九个专业学位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和3个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设有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57]。“十五”以来,重大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共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成果获奖成绩斐然,“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十二位;教育部科学技术奖60余项,其中一等奖5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9项,其中一等奖8项。

近年来,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发表的SSCI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十五[58]

机械学院的工业设计系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最早的成员组织[59],在其委员会具有投票权[60]

排名声誉[编辑]

主条目:大学排名

大学 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
全球排名
《泰晤士》世界排名[61]401–500名(2022)
《QS》世界排名[62]290名(2022)
《US NEWS》世界排名[63]255名(2022)
《ARWU》世界排名[64]101–150名(2021)

在2013QS世界大学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第十位[65],是排名最高的中国西部高校。在2013高等教育观察(HER)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西安交大排名第八位[66]。在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西安交大位居世界151-200位。[67]

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2016)
ARWU[67]7-9
QS[68]14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69]16
世界排名(2016)
ARWU[67]151-200
QS[68]318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69]346
教育部学科评估(2012)[70]
工商管理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
电气工程2
管理科学与工程2
机械工程4
核科学与技术4
生物医学与工程6
力学7
控制科学与工程7
数学9
电子科学与技术10
应用经济学12
材料科学与工程14
基础医学16
口腔医学16
马克思主义理论17
药学17
临床医学18
信息与通信工程2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
物理学21
社会学23
哲学30
环境科学与工程39
外国语言文学40
法学41
土木工程46
化学48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编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1][编辑]

国家重点实验室[编辑]

其它国家级科研机构[编辑]

  • 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
  • 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
  • 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筹建)
  • 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
  • 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
  •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 能源局国家能源先进电网与装备可靠性及寿命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

校友[编辑]

主条目:交通大学校友列表

西迁前[编辑]

知名校友[编辑]

盛宣怀 唐文治 张元济 蔡元培 黄炎培 李叔同 邵力子 叶恭绰 蔡锷 黎照寰 凌鸿勋 邹韬奋 茅以升 侯宗濂 彭康 陆定一 钱学森 汪道涵 王安 江泽民 丁关根

中国科学院院士[编辑]

蔡睿贤 曹春晓 曹建猷 陈俊亮 陈永龄 杨嘉墀 杨槱 钱锺韩 褚应璜 丁舜年 高小霞 葛守仁 顾诵芬 何祚庥 钱崇澍 钱学森 胡和生 胡英 胡聿贤 匡定波 李乐民 张光斗 张煦 张钟俊 李文采 刘高联 罗沛霖 茅以升 钱保功 徐光宪 徐如人 徐晓白 沈珠江 孙钧 谈镐生 唐九华 汪耕 王方定 徐芝纶 许学彦 王景唐 王之卓 吴承康 吴文俊 夏培肃 张德庆 朱物华 诸福棠 庄逢甘 蔡金涛 蒋新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辑]

陈敬熊 陈明致 陈太一 陈先霖 陈新 陈志恺 黄旭华 杜庆华 冯叔瑜 高鼎三 顾夏声 关兴亚 侯德原 胡光镇 季国标 屠基达 蒋新松 李天和 刘建航 周镜 周炯磐 唐任远 童志鹏 朱英浩 毛用泽 钱皋韵 秦裕琨 屈梁生 谢友柏 徐秉汉 许国志 姚福生 阮雪榆 沙庆林 沈闻孙 孙俊人 周永茂 朱伯芳 赵国藩 赵梓森 屠善澄 汪应洛 翁史烈 吴祖垲 林宗虎

西迁后[编辑]

学术界[编辑]

  • 姚熹: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电机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专家
  • 王锡凡: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电机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专家
  • 陈国良:1961届,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 李鹤林:1961届,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专家
  • 叶尚福:1961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微波天线专家
  • 陶文铨:1962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数值传热学专家
  • 熊有伦:1962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
  • 雷清泉:1962届,中国工程院院士,绝缘技术专家
  • 苏君红:1963届,中国工程院院士,红外技术专家
  • 邱爱慈:1964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
  • 孙九林:1964届,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学家、地球与农业信息科学专家
  • 程时杰:1967届,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专家
  • 陈桂林:1967届,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红外遥感技术专家
  • 郑南宁:1975届,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 蒋庄德:1977届,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
  • 高华健:1982届,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布朗大学终身教授,力学家
  • 刘奕路:1982届,美国工程院院士,电气工程专家
  • 姜晶:1982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 韩启德:1982届西安医学院(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硕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科学家
  • 郭烈锦:1983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及能源利用专家
  • 谭铁牛:1984届,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江松:1984届硕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应用数学家
  • 吴宜灿:1985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核能中子物理与应用技术专家
  • 锁志刚:1985届,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力学家
  • 何雅玲:1985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
  • 陈掌星:1985届硕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计算数学、石油工程专家
  • 王华明:1986届硕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增材制造专家
  • 卢秉恒:1986届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专家
  • 孙军:1986届硕士,1989届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材料学专家
  • 陈政清:1987届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专家
  • 徐宗本:1987届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应用数学家
  • 房建成:1988届硕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仪器仪表专家
  • 郝跃:1990届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学家
  • 汤广福:1990届,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气工程专家
  • 罗琦 (核动力专家):1991届硕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专家
  • 郭万林:1994届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
  • 严新平:1997届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工程专家
  • 陈曦:1994届,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力学家
  • 卢天健:1984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力学家
  • 毕小平:1975届,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少将军衔
  • 贾全喜:1982届,曾获美国国家实验室最高科学荣誉奖。

中央[编辑]

  • 蒋正华:1958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王兆星:1985届硕士,银监会副主席
  • 孙新阳:1984届,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公安部党委委员
  • 陈大卫:1982届,住建部原副部长
  • 孙来燕:1982届,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 谭琳:1982届,全国妇联副主席
  • 连维良:1983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2012年2月-)
  • 刘鹏:1977级,国家体育总局局长(2004年12月-2016年11月)
  • 江小涓:1981届,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2011年6月-2018年6月)
  • 刘烈宏:1998届硕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2020年6月-)

地方[编辑]

  • 卢剑国:1961届,西安市人大原党组书记
  • 罗锡恩:1961届,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
  • 李雅芳:1962届,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
  • 高国珠:1966届,辽宁省原副省长
  • 席义方:1967届,四川省委原副书记
  • 孙安华:1968届,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
  • 潘连生:1969届,陕西省原副省长
  • 马昌裔:1969届,宁夏区人大原副主任
  • 何学清:1976届,宁夏区人大原副主任
  • 陈宝根:1977届,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刘小河:1979届,宁夏区政协副主席
  • 姚引良:1982届,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
  • 李建华:1982届,甘肃省甘肃省委常委、秘书长(2012年10-2017年6月)
  • 高小玫:1982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8年1月-)
  • 岳华峰:1983届,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2017年9月-)
  • 于杰:1984届,山东省宣传部长(2020年7月-)
  • 杨晋柏:1991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20年4月-)
  • 宋远方:1995届博士,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何力:2002届博士,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国企[编辑]

高校[编辑]

企业[编辑]

其他[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光绪谕令批准设立学堂日,《上海交通大学纪事》 – 南洋公学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纪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南洋公学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纪事. [201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9).
  3. 跳转至:3.0 3.1 存档副本. [201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4. ^ 西安交通大学校训. [201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5) (中文(简体)).
  5. ^ 比较来源:交大校歌. 国立交通大学. [2012-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台湾交大将“模楷”书为“楷模”。
  6. ^ 西安交通大学-交大概况-校旗.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7).
  7. ^ 交大简介-西安交通大学. www.xjtu.edu.cn.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8. ^ 西安发现我国最早天象图壁画 打破了晕染法从印度传入的传统说法. 《人民日报》1988年1月12日第3版.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9日) (中文).
  9. ^ 西安交通大学 – 校园史迹. 西安交通大学.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29日) (中文(中国大陆)).
  10. ^ 历史千年 – 董仲舒的陵墓为什么叫下马陵?”. 韩勋. 历史千年.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29日) (中文(中国大陆)).
  11. ^ 西安交大寻古迹”. 中国经济网.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中文(中国大陆)).
  12. ^ 一对姊妹园林. qq506389528. 爱游走.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28日) (中文(中国大陆)).
  13. ^ 西安交大樱花争相开放 游人徜徉花海. 和讯新闻.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中国大陆)).
  14. ^ 交大的景点. 中华文本库.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中文(中国大陆)).
  15. 跳转至:15.0 15.1 见证城市记忆,老建筑入“市保”. 城市经济导报.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中文).
  16. 跳转至:16.0 16.1 老校园里的新建筑——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主楼建筑群设计,李子萍. 中国知网.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中文).
  17. ^ 图书馆简介. 西安交大图书馆.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6) (中文).
  18. ^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11-05] (中文).[永久失效链接]
  19. ^ 西安交通大学2016-2017年统计公报.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201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中文).
  20. ^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主楼弱电工程项目即将竣工. 西安兴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5) (中文).
  21.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子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6) (中文).
  22. ^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介绍》. 官方网站. [2013-12-25] (中文).[永久失效链接]
  23. ^ 西安交通大学,《2014-2015年统计公报》. 官方网站. [201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3) (中文).
  24.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25.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26.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7.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8. ^ 钱学森实验班包括机械、电气、能动等多专业本科生,组织上归电气学院管理。
  29. ^ 系所设置[永久失效链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0.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31. ^ 软件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32.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3.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34.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35.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6.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37. ^ 院系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38.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39.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40.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
  41.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42. ^ 法学院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43.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44. ^ 系所设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
  45. 跳转至:45.0 45.1 书院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彭康书院。
  46. ^ 西安交通大学推行“书院制”探索本科人才培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
  47. ^ 以生活社区为载体 “书院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社。
  48. ^ 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浙江大学,黄厚明 。
  49. ^ 书院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彭康书院。
  50. ^ 书院标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大文治书院。
  51. ^ 宗濂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本科书院。
  52. ^ 书院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启德书院。
  53. ^ 书院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仲英书院。
  54. ^ 书院简介_励志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励志书院。
  55. ^ 崇实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本科书院。
  56. ^ 主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南洋书院。
  57. ^ 西安交通大学,《学校简介》. 官方网站. [201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1) (中文).
  58. ^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概况》. 官方网站. [200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31) (中文).
  59. ^ Members List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CSID
  60. ^ Member Types|Education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61.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62.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1.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63.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64.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65.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QS世界大学排名。
  66. ^ 高等教育观察HER 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正式发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67. 跳转至:67.0 67.1 67.2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6: China. ShanghaiRanking Consultancy. 2016-08-15 [2017-02-12].[永久失效链接]
  68. 跳转至:68.0 68.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2017. Quacquarelli Symonds. [201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69. 跳转至:69.0 69.1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XJTU. [201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70. ^ 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201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8).
  71. ^ 不含一级重点学科中覆盖的二级重点学科。

外部链接[编辑]